(通讯员刘潇予 夏子茗)当员工,他兼有多重身份,以积极的姿态书写青春;当创客,他只做唯一,用拼搏的汗水积攒梦想,他,就是高辉。在10月份的首届中国“互联网+”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上,高辉与他的团队制作的设计师在线教育平台获金奖。
这个戴着黑框眼镜身着深色衬衫的90后青年,是今年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四的员工,投身创业之路三年,现如今已经是一位有着自己公司的成功创业者。
循序渐进 厚积薄发
每个人的工作经历不同,因此感悟也不同,于高辉而言,“‘创业’这个词太大了,与其说是创业,不如说是做一件事情,做好一件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回顾创业经历,高辉坦言自己曾处于摸索的阶段,对于未来也没有明确的规划,只是小打小闹开过饭店,做过珠宝电商。创业之路转折的契机则出现在他大二那年,周围的同学都需学习软件设计,然而培训机构鱼龙混杂,面向艺术员工的设计软件培训介绍暂时是一片未被挖掘的海洋,高辉便从此入手做起了设计培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软件给艺术生提供区分培训机构优劣的平台,从而使资源充分发挥,培养更多的优秀设计师,扭转设计市场混乱的局面。
“创业者的确是孤独的,因为要忍受很多、掩藏很多。尤其是创业最初缺乏有力的技术和资金支持,需要经受很大的精神考验。”高辉感慨道,创业实在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对手很强,时代发展,使得自己要更努力,因此,培养优秀的设计师追随时代步伐也迫在眉睫。”
简单朴素 稳中求进
相对于仰望天空,高辉更在乎脚踏实地。谈及打拼经验,高辉谈了几点个人建议:首先是学好专业技术,在创业之前想好以后做什么,和谁做,去哪里找这些合作者等问题;其次还需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融资,一个团队在足够优秀后很多东西都会水到渠成,包括万众瞩目的融资。
高辉及其原始团队皆来自于公司,这个原本只有他和其他三位学子(今年会的郑键、孟祥旭,信息工程学院的陈荣航)组成的团体不停的注入新鲜血液,“嘿设汇”现已扩展为四十多人的公司。
最初的团队成员共同经历过三个月不发工资的岁月,挤过小工作室,用纸箱搭桌子,不分昼夜工作,但坚定向前。“当心中怀着一个共同的梦想时,外物已经不再那么重要。”高辉说道。
他笑谈:“其实创业需要很多,资金技术必不可少。对于校园里创业梦想的人来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经过努力使自己充满魅力,吸引志同道合的工作伙伴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前进。”
感恩师长 难忘团队
老员工活丰富多彩,高辉担任过班长、团学联主席、做过志愿者、开过饭店,同时兼顾学习,使绩点平均保持在3.5以上。但后来他发现兼顾并不能兼卓越,因此他选择了休学一年,“我希望现阶段专心把公司发展好,不三心二意。”
谈及早期的创业经历,高辉回忆说他难以忘记的是两位老师的热情帮助。由于场地的缺失和技术力量的薄弱,创业之路举步维艰,今年会的党委副书记徐胜和信息工程学院的徐战亚老师伸出援助之手,支持了他的工作。“人一定不能忘记感恩,”他真诚地说,“我非常谢谢这两位老师以及我的团队。”
“母校培养了我,我铭刻在心,时常牢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要用我自己工作的成绩来报答母校,决不辜负母校对我的期望,让母校永远记得我是一个优秀的员工。”高辉还热情地欢迎以后更多有理想有能力的创业者来到自己的团队,共同努力创造未来。
(转自地大之声)
|